打破國外壟斷,用中國技術讓天空更藍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4-27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臧志成喜歡凝視湛藍的天空,那種藍,讓他沉醉。當他獲得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他凝望藍天道:“這么好的藍天,決不能被廢氣污染,我要繼續用中國減排技術,讓中國的天空更藍?!?
打破國外壟斷,用中國技術讓天空更藍
【概要描述】臧志成喜歡凝視湛藍的天空,那種藍,讓他沉醉。當他獲得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他凝望藍天道:“這么好的藍天,決不能被廢氣污染,我要繼續用中國減排技術,讓中國的天空更藍?!?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4-27
- 訪問量:0
詳情
臧志成喜歡凝視湛藍的天空,那種藍,讓他沉醉。當他獲得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他凝望藍天道:“這么好的藍天,決不能被廢氣污染,我要繼續用中國減排技術,讓中國的天空更藍。”
21年前,臧志成創辦凱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身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研究與產業化的最前沿,相繼建成國內首個發動機排放治理領域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CNAS)平臺、國際一流的發動機排氣系統綜合性能試驗研究基地等,形成了國內唯一的排放治理完整產業鏈,一舉打破博世、康明斯、巴斯夫、莊信等跨國巨頭的壟斷,為推動我國發動機環保排放標準升級和大氣污染治理做出了卓越貢獻。

追夢二十載,從零到強打破國外壟斷 | ||
臧志成于1963年出生在無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目前任凱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內燃機學會后處理分會副會長,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柴油機SCR尾氣后處理工作組組長等職務。 "用中國技術讓天空更藍”,一直是臧志成的夢想。為此,他在2001年創辦了凱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發動機排放治理行業一奮斗就是二十多年,帶領凱龍高科一步步從制造汽車尾氣加熱器到建成全球唯一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法)尾氣后處理自主創新完整產業鏈,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填補國內汽車尾氣治理空白實現了從補位、搶位到站位的跨越,并成長為中國發動機零部件行業的領跑者。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北京實施國四排放標準,凱龍高科因中標北京奧運會尾氣治理項目,贏得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后來,國內首臺套國四、國五、國六發動機排放處理系統都是在凱龍誕生的,引領行業從無到有,打破國外壟斷。據了解,一套尾氣后處理系統約由15個部件組成,涉及材料、化學、電控、機械、工業設計、流體力學等十多個學科的綜合研發和運用,且每一個部件產品背后都是一個國外公司的強勁對手。為此,臧志成頂著巨大壓力大力投入資金研發,與國內多個科研院所聯手,在SCR噴射系統、電控系統、載體和催化劑等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突破多項國外壟斷。 | 完全自主化以后,一臺尾氣后處理系統從8萬元降到了1萬元左右,為國家節約外匯500億美元。 截至目前,臧志成帶領團隊在發動機排放領域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34項(其中發明50項),牽頭或參與制定19項國家行業標準,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9項,承擔國家級項目6項,省級項目11項;開發的尾氣后處理產品累計為國家減排NOx1682萬噸、PM48。85萬噸,為推動我國發動機環保排放標準升級和大氣污染治理做出了較大貢獻。 |
整裝再出發,打造有品質的民族品牌 | ||
前瞻性布局、精細化品質代表了凱龍的過去和現在,而自主創新能力則將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從臺架測試、數據收集到反饋調校,在凱龍的各個部門,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研發氛圍。臧志成說,科技研發是凱龍的立身之本,“我們瞄準的對手不是國內企業,而是跨國公司”。因此,這些年來他頂住壓力,緊盯發動機“近零”排放控制的最新技術動態,敢于趕超、善于趕超,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豐富創新載體。特別是由他領銜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后, | 更是形成了由勞模、工匠、博士、技術能手等12人組成的研發攻堅先鋒,先后突破了高效催化劑、高精度高可靠性噴射系統等核心技術瓶頸,成立了國內首個發動機排放治理領域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還自主設計建造了載體催化劑涂覆流水線、蜂窩陶瓷載體生產流水線、尿素噴射泵裝配流水線、噴射控制器(DCU)流水線、泵罐一體式尿素配給系統裝配流水線及催化器封裝等多條流水線,具備尾氣后處理系統完整產業鏈。 | “減排不是減生產力,減排更需要研發、掌握自主可控的綠色技術。”剛剛過去的2021年,車用國六排氣后處理系統關鍵技術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商用車低排放尾氣后處理系統關鍵技術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凱龍高科支撐了我國商用車柴油機從國四到國六排放法規的實施,解決了后處理系統'卡脖子’關鍵性技術及零部件,打破了國外壟斷,保障了產業的安全。”這是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對凱龍的評價。 |
轉自:江南晚報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